为进一步落实“不忘初心”主题教育落实整改,完善我院内部学科交流机制,浓厚科研学术氛围,促进不同学科科研人员互相了解各自研究领域,分享科研感悟、提升科研合作与交流,从8月份开始,每两周定期举行一场学术报告会,目前已举办了包括胡川博士、王立辉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在内的6位博士报告会。
8月29日,王立辉博士作“动态图像感知”学术报告会,分享以人工智能的高速信息采集为着眼点,通过分析和理解观测对象的动态变化特性,拓展研发新一代超高速机器系统视觉系统的新思路。
9月12日,胡川博士作“摩尔定律和物理定律的战争”学术报告会,讲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,讨论未来的主要半导体在5G,物联网,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。
9月27日,梁锡辉博士作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术表征表面原子结构的研究”学术报告会,介绍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术研究材料表面元素成分、元素价态、原子结构等性质的方法,探讨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术的创新应用和研究进展。
10月10日,董斌博士作“碳化硼/芳香化合物混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”学术报告会,阐明了芳香物/碳化硼的化合物中分子间成键、芳香化合物中原子的孤对电子帮助稳定电子-空穴分离的现象,相较于传统碳化硼中子探测材料,从原子层面揭示了其效率提高的原理。
10月24日,冼钰伦博士作“人工光照明技术在设施园艺的应用” 学术报告会,讲述了植物光生物学,LED植物照明技术及在产业应用的案列。
11月7日,庞超博士作“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纳米结构及器件工程研究进展” 学术报告会,介绍了目前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,讨论了量子点纳米结构和结构设计对器件性能的提升。
这几场学术报告会精彩纷呈,吸引了各部门、各平台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。党委书记彭海宁在首次学术报告会上指出,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活动,是我院抓紧抓实主题教育问题整改落实的有力举措之一,将有助于解决跨平台、跨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问题,促进多学科融合,实现已有研究基础和现阶段主要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,从而推动我院的科技研发实力更上一个台阶。
(高轮添 供稿/摄影)